近日,四川省委网信办正式印发《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选编(2023)》,从综合建设、基础设施、智慧农业、新业态、基层治理、数字文化、信息惠民、生态环境八个方面,遴选了55个典型案例。其中,联通(四川)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3大项目入选。
四川省委网信办信息化协调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,《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选编(2023)》遴选公布的案例有特色、有成效,做法可复制、可推广。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典型案例先进经验,因地制宜积极推广数字乡村好做法,广泛宣传数字乡村建设成效,形成示范效应。
南充南部县
近年,南充市南部县抢抓数字乡村发展机遇,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总要求,借助中国联通新一代信息技术,对重点乡镇之一八尔湖镇进行数字乡村顶层规划设计,打造“云网一体”“一个中台、五大乡村”“一屏两端” 的数字乡村信息化体系。
基于5G专线、物联网、联通云等底层能力,八尔湖镇布局超2000+终端设备,推广5G远程医疗、5G直播、5G无人船等应用,打造“数字农业一张图”,实现“数据上云、服务下沉”。据统计,平台上线后,八尔湖智慧景区吸引了近80万游客;乡村治理线上使用累计超3万人次;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900元,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县前列。
凉山彝族自治州
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,也曾是全国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。在凉山州政府的指导下,四川产互打造凉山州三农大数据平台,通过有针对性地监测预警、分级帮扶,全面提升政府在防返贫监测上的综合管理、辅助决策、指挥调度能力,实现“事前预防、事中救助、事后保障”工作闭环,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、边缘人口不致贫。
三农大数据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、打通行业部门数据,在盘活数据资源的同时,大幅减少政府部门人力、资源成本。据统计,近年已累计支撑排查17县(市)105万户428万农业农村人口。落实14类帮扶措施8万余条,核实问题数据2.8万条。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,为有效巩固帮扶成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,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。
宜宾市长宁县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,在宜宾市长宁县的指导下,四川产互基于中国联通“格物”设备管理平台,通过5G、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,为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基地建立数字化平台。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设置水下AI摄像头,对保护基地进行实时环境监测;开展智能化监测监管,实现远程智能化操作控制,提升养殖效率、增强风险预控。
2023年3月19日,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,将基地通过智慧养殖平台人工繁育的雌雄各10尾长江鲟性成熟亲本投放至预制网笼产卵巢,3月24日在试验点水域孵化出苗,长江鲟野外繁殖试验取得成功。智慧科技极大助力了长江鲟保护工作,为濒危物种重返自然、守护长江上游生机活力做出了贡献。
如今,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。四川产互将积极落实国家战略,以数字化建设为“金钥匙”,助力农业生产生活更便利,产业发展更智慧,乡村治理更科学!